Firefox是從Mozilla中獨立出來的瀏覽器,前身叫Firebird,僅有瀏覽器功能,但是小巧精緻,配合上多樣化的擴充套件及較為安全性的特性,可說是最近最火紅的瀏覽器,如同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
Firefox火狐瀏覽器 是開源基金組織Mozilla研發的產品,與生俱來的「開放源代碼」特性決定著它在開源社區擁有眾多的支持者。這些人往往都是造詣頗深的技術人員,在體驗 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必定會在第一時間告知同夥,然後相互交流一起解決。這樣以來,不僅效率奇高,而且不會產生酬勞問題,對火狐瀏覽器的發展大有裨益。
可以說,獲得眾多軟件開發人員的無償支持是Firefox火狐瀏覽器在市場上迅速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未來,開源之勢將愈演愈烈,這更讓Firefox擁有了與IE不一樣的境遇。
Mozilla Firefox是一個自由的,開放源碼的瀏覽器,適用於 Windows, Linux 和 MacOS X平台,它體積小速度快,還有其它一些高級特徵,主要特性有:標籤式瀏覽,使上網衝浪更快;可以禁止彈出式窗口;自定制工具欄;擴展管理;更好的搜索特 性;快速而方便的側欄。
主要新增功能:
1、擴展管理器。
2、主題管理器。
3、數據遷移/導入。
4、更好的書籤。
5、更好搜索功能。
6、更小的下載管理器。
7、新的在線幫助。
8、修復許多bug以及其他改進。
火狐歷史
火狐(Firefox)是美國十九歲網路高手布雷克.羅斯兩年前發明的網路瀏覽器,不論速度、功能、安全性都凌駕在微軟瀏覽器探險家(IE)之上,已威脅微軟在瀏覽器的獨霸地位。
火狐不僅速度、功能、安全性更上一層樓,更優的是公開程式原始碼,並讓網友免費下載。據估計,火狐十一月問世以來,已被下載一千五百萬次,成為全球第二受歡迎的瀏覽器。
業界稱火狐是「微軟最頭痛的夢魘」。目前微軟IE的市佔率高達九成,不過安全漏洞多,易誘引駭客與病毒伺機而動。不同於微軟,火狐安全性高、速度夠快,且屬於開放程式,允許軟體設計師在上面改動,強化功能與應用。火狐亦能同時開啟多個視窗,讓網友一覽無遺所有網頁。
羅斯的母親透露,羅斯不僅是電腦高手,也彈得一手好鋼琴,更是「令人歎為觀止的寫作奇才」,他做任何事,無一不精。
羅斯七歲迷上電玩「虛擬城市」(SimCity),在電玩世界裡,建造自己理想的烏托邦。十歲左右,推出自己的網站,並設計自己所需的應用程式與網路遊戲;若碰到電腦程式漏洞,一定回報給製造商。
羅斯十四歲獲得在矽谷網景(Netscape)公司實習的機會,期間認識鼓吹網路創新與多元選擇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響應基金會欲打破IE獨霸的訴求,羅斯與友人開始撰寫小規模、滿足網友使用需求的瀏覽器,火狐於焉誕生。
羅斯強調,他只是火狐的催生者之一,投入Mozilla行列的龐大志工才是真正功臣;雖然火狐大受歡迎,但距離與微軟勢均力敵尚有一段距離。火狐迷日前籌資廿五萬美元(約台幣八百萬元)在《紐約時報》刊登兩大版廣告,為火狐打知名度。
火狐的使用者不限於個別網友,賓州州立大學資訊系日前向校方建議,師生、職員十萬多人使用的系統都應該捨IE而就火狐。
目前羅斯在史丹福大學主修電腦科技,同時也是Mozilla的志工之一,致力於開發開放碼程式,由於是義工,所以完全不支薪。
對於來勢洶洶的火狐,微軟主管薛爾無動於衷,認為衝著微軟而來的產品在市場有起有伏,一開始的確有人出於好奇而選用,不過無法持之以恆。
Mozilla不僅針對IE推出火狐,也積極開發能取代微軟Outlook的程式「雷鳥」。
搜尋引擎--------蕃薯藤
蕃薯藤(YAM)為中華民國台灣第一個網際網路網站索引資料庫。現已轉型發展成為台灣三大入口網站之一。
蕃薯藤前身為1995年上線的全球第一個華文搜尋引擎蕃薯藤(Yam),其伺服器最初架設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由開拓基金會支援維護。於1998年成立蕃薯藤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將網站遷出校園改為商業化經營。
2006年9月1日蕃薯藤數位科技所經營的yam.com入口網站與另一公司網絡數碼(webs-tv inc.)同被一群香港投資者(內含少量中國大陸、新加坡及澳門資金)全面收購,yam.com入口網站與網絡數碼更在不久後正式合併。目前由香港商天空傳媒(原網絡數碼,2007年3月更名)擁有yam.com入口網站的經營權。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大致可以分為:
- 搜集信息:搜索引擎的信息搜集基本都是自動的。搜索引擎利用稱為網路蜘蛛的自動搜索機器人程序來連上每一個網頁上的超連結。機器人程序根據網頁鏈到其他中的超連結,就象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一傳十,十傳百……」一樣,從少數幾個網頁開始,連到數據庫上所有到其他網頁的連結。理論上,若網頁上有適當的超連結,機器人便可以遍歷絕大部分網頁。
- 整 理信息:搜索引擎整理信息的過程稱為「建立索引」。搜索引擎不僅要保存搜集起來的信息,還要將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排。這樣,搜索引擎根本不用重新翻 查它所有保存的信息而迅速找到所要的資料。想象一下,如果信息是不按任何規則地隨意堆放在搜索引擎的資料庫中,那麼它每次找資料都得把整個資料庫完全翻查 一遍,如此一來再快的電腦系統也沒有用。
- 接受查詢:用戶向搜索引擎發出查詢,搜索引擎接 受查詢並向用戶返回資料。搜索引擎每時每刻都要接到來自大量用戶的幾乎是同時發出的查詢,它按照每個用戶的要求檢查自己的索引,在極短時間內找到用戶需要 的資料,並返回給用戶。目前,搜索引擎返回主要是以網頁連結的形式提供的,這些通過這些連結,用戶便能到達含有自己所需資料的網頁。通常搜索引擎會在這些 連結下提供一小段來自這些網頁的摘要信息以幫助用戶判斷此網頁是否含有自己需要的內容。
創始人
蕃薯藤的原始創辦人為陳正然與蕭景燈兩位。
陳正然出生於1959年,在台灣時就讀於清華大學,之後赴美攻讀社會學博士,肄業。學生時代,以台灣為研究主體的陳正然發現台灣史資料極為匱乏,並且研究生花在找資料的時間比思考研究主題的時間還多,因此希望能建立台灣史資料庫。在1991年,陳正然因為赴美、日蒐集台灣史資料,結果被調查局以叛亂罪嫌逮捕,這便是當年有名的獨台事件。當時身為清大校長的劉兆玄先生等人都曾出面為陳正然多方奔走,最後安全獲釋。發生獨台會事件時,在美國唸書的蕭景燈等台灣留學生也曾籌組後援會,聲援陳正然。
另一位創辦人蕭景燈先生,則為航空工程博士,蕭先生以前唸書時網路被當作一種工具,利用網路互相討論問題、繳交作業、工作等等。1993年回台灣後,看到Web(全球資訊網)這個工具,蕭景燈認為它會是媒體,雖然其他工具有很多人在上面討論,但蕭景燈卻不覺得那些工具將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good job. (Jack)
回覆刪除